“石竹夢茶”的典故
“石竹夢茶”的典故
北宋時期,石竹山已是“中華道教夢文化圣地”,石竹山下的東張古鎮是閩中重鎮,社會經濟十分繁榮。
宋仁宗天圣三年春,東張及周邊鄉村流行一種怪病,病人全身困乏無力,胸悶腹脹,低燒不止。張家三兒張蒙為當地的名醫,精通道家醫法,嘗試了各種的良方,無法治療這種怪病。張蒙苦悶難過,一日,他上石竹山散心,到了石竹九仙觀,困坐在觀中的蒲團上睡著。在夢里,他見到古鎮后山的嵐湖山頂云霧繚繞,自己在為一片野茶樹鋤草。夢醒,對著觀中的九仙坐像,張蒙心中一顫“然不成,這是九仙托夢,指引我治病良方”。于是他叫了幾名幫工,上了南湖山頂,摘了一大簍野生茶葉?;氐郊抑?,他將茶葉在陽光下攤曬了數個時辰,再手工揉捻,熬湯給病人服用,病人逐日好轉康愈。
病愈后,鄉親們知是九仙托夢降茶祛病,異常感恩,決定要好好培植這種仙茶,傳福后代子孫。他們一同上了南湖山云海深處,開荒造田,移栽山中野茶。從此,南湖山成為聞名海外“石竹夢茶”之鄉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